
第71期 | 2020年6月15日
上帝的儿女啊!你到底往哪儿看呢?

本期执笔 ⊙赵恩琳牧师
预告
若以读者的角度来看撒母耳记上第13至14章中,可以看见整个故事线大部份的主角围绕的是一对父子---扫罗和约拿单。这对父子对上帝的态度大相径庭,扫罗不敬畏耶和华,又妄称耶和华的名,而儿子约拿单则是位深深敬畏上帝的人。这回,就让我们借着这两父子审视我们个人在面对逆境时的态度,以及所关注的又是什么。
故事内容
撒母耳记上14:1-23节内容说,扫罗因害怕非利士人的攻打,以及百姓的心渐渐离他而去的窘境下,就等不及撒母耳来到吉甲处便自行献祭(献祭乃是大祭司的工作)。撒母耳看见就责备他没有谨守上帝的吩咐,并预言扫罗的王位将不长久。因此,扫罗与军队就在米矶仑的石榴树下踌躇,他犹豫着是否要上去攻或不攻非利士人,当时跟随他的军兵只剩约六百人(撒上14:2)。扫罗王在位时,常有争战。但是以色列全地中没有一个铁匠,全军里所拿的是农夫所用的工具,只有扫罗和他的儿子约拿单有兵器。然而,约拿单和他父亲扫罗不一样。约拿单对拿兵器的仆人说,要去非利士人的营地,他说出大有信心和勇敢的话:“来!我们过到这些未受割礼的人的驻军那里去,也许耶和华会为我们动工,因为不论人多或人少,都不能妨碍耶和华施行拯救。”(撒上14:6)拿兵器的仆人也忠心和勇敢的跟随约拿单说:“照你的心意作吧!去吧,我必与你同心。”上帝果真使用这两个人,使整个非利士人的营地大军四处逃窜,互相用刀击杀。(撒上14:20)
结局
非利士人互相用刀击杀,使得大军溃败,一直在察看敌人营地的瞭望兵看见这一幕,立即回报扫罗王。于是扫罗王要数点人数,想知道是谁出去迎战的。经过数点后,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儿子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仆人上到敌军营地去。当下,扫罗急促的要祭司亚希亚(以利祭司家族后代)把约柜搬来寻问神说“什么时机攻打非利士人?”但是,非利士人营中所传来的喧嚷声越来越大,扫罗没有等上帝的回应就直接强行停止祭司的求问,急忙带兵前去攻打。与此同时,原归顺于非利士人的希伯来人见局势不利于自已,就反过来击杀非利士人。最终,在上帝之手的介入后,非利士人莫名奇妙的被击溃了。
你是哪类特质?
这两章经文充满着戏剧性的转变,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常有突发的事情或是面对逆境时要我们做出决定。在当下,你对事情的态度和眼目所关注的,将决定你是否能驘得真正的胜利。这里有三类人物的特质,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自我评估,也是给予我们的提醒:
1.向上看的特质:主要代表人物是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仆人。他们的心里是充满了信心、勇敢和忠心。他们相信,也经历过上帝的奇妙作为,谨守上帝的话语必有上帝的带领;拿兵器的仆人没有认为约拿单说疯话,反而紧跟随着约拿单,两个人齐往敌人的营地。在一亩地的半犂沟内,短短的距离中他们已杀死了20个敌人,他们身手矯健,简直有如神助。上帝果然与他们同在,当时的地也震动,使得敌人在营中看见这样的景况就战惊害怕,慌乱之下居然相互用刀击杀。
2.向事看的特质:主要代表人物是扫罗和希伯来人。扫罗是曾经经历过上帝的带领并且一直得到撒母耳先知在他的国中帮助他。但是,他常常没有谨守上帝的话,每次遇到困难和不顺利时,容易举棋不定。最可惜的是,扫罗心中没有上帝,他只在乎形式和仪式上的行为而已。曾归顺非利士人的希伯来人和扫罗等人,只看局势有利就见风转舵去击杀敌人,他们并不是因为有智慧判断和经历上帝的同在而赢得胜利。
3.向己看的特质:主要代表人物是非利士人。非利士人看到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仆人从洞中出来(撒上14:11),就用鄙视的口吻讥笑他们。殊不知,上帝与那两人同在,已把非利士人放在这两人(即约拿单和其仆人)手中。凡是鄙视人的必被鄙视;犹大书1:18也这样说:“…好讥诮人的人,随着从自己不敬虔的私欲行事。”最后非利士人溃败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在慌乱、惊恐,以及各人为保自己能存活的情况下杀死同袍,没有想到自己也反被杀。
终语
三类特质的人遇到不同的突发情况或逆境时,经历的过程和结果都不相同,所以,我们的眼目观注在哪儿是非常重要的。当上帝的话语光照和显明我们个人属哪类特质的时候,我们要谦卑的学习操练和改变,求主赐下祂的力量,让我们有信心和勇敢地去面对和突破。约拿单的信心,是我们认识上帝的人应该效法的。无论遇到怎样的环境,我们都应当谨守上帝的话语,并勇敢地走在祂的带领之中,因为,使人得胜的,不在乎人多人少,上帝必施展能力与人同在,使相信祂并勇敢的紧随祂的人最终得以赢得真正的胜利。
注:
1)一亩=667.6平方米 或 1公亩=100平方米
2)希伯来人=散居各地无土地的外族人或难民(撒上4:6),非利士人用来鄙视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