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会友指南
    • 本堂法规
      • 中文版
      • 英文版
    • 信仰宣言
    • 常见问题解答
    • 提交个人最新资料
  • 敬拜
  • 团契
  • 宣教
    • 国内宣教
    • 国外宣教
    • 福音队
    • 宣教士
    • 宣教大会
    • 奉献者
  • 关怀
  • 教导
  • 祷告会
  • ● 关于我们

    • ● 本堂历史
    • ● 核心概念
    • ● 教牧简介
    • ● 行政组织
    • ● 联络我们

    ● 消息站

    • ● 主理牧师的话
    • ● 教牧专栏
    • ● 焚棘快讯
    • ● 年议会报告
    • ● 恩泽堂2021年行事历
    • ● 教会发展基金

    ● 热门连接

    • ● 直播中心
    • ● 视频中心
    • ● 将临节灵修小品
    • ● 讲道录音
    • ● 2020年宣教大会
    • ● 联合家庭营
    • ● 我们的相簿
    • ● 团契社交网络
    • ● 《恩泽我家》录像(附歌词)
    • ● 恩泽50
    • ● 设教40周年纪念
    • ● 灵修园地

    ● 主内一家

    • ● 海外肢体
    • ● 武吉巴督长老会
    • ● 乌节路长老会
    • ● 恩泽堂网上电邮
    • ● 恩园学校
    • ● 长老大会
  • 长老会恩泽堂

    •    恩泽堂   
    • 乌节路聚会
    • 武吉巴督聚会
    • 福康宁聚会
    •    恩泽堂   
    • 乌节路聚会
    • 武吉巴督聚会
    • 福康宁聚会
    • 主页
      • 会友指南
      • 本堂法规
        • 中文版
        • 英文版
      • 信仰宣言
      • 常见问题解答
      • 提交个人最新资料
    • 敬拜
    • 团契
    • 宣教
      • 国内宣教
      • 国外宣教
      • 福音队
      • 宣教士
      • 宣教大会
      • 奉献者
    • 关怀
    • 教导
    • 祷告会

    ● 关于我们

    • ● 本堂历史
    • ● 核心概念
    • ● 教牧简介
    • ● 行政组织
    • ● 联络我们

    ● 消息站

    • ● 主理牧师的话
    • ● 教牧专栏
    • ● 焚棘快讯
    • ● 年议会报告
    • ● 恩泽堂2021年行事历
    • ● 教会发展基金

    ● 热门连接

    • ● 直播中心
    • ● 视频中心
    • ● 将临节灵修小品
    • ● 讲道录音
    • ● 2020年宣教大会
    • ● 联合家庭营
    • ● 我们的相簿
    • ● 团契社交网络
    • ● 《恩泽我家》录像(附歌词)
    • ● 恩泽50
    • ● 设教40周年纪念
    • ● 灵修园地

    ● 主内一家

    • ● 海外肢体
    • ● 武吉巴督长老会
    • ● 乌节路长老会
    • ● 恩泽堂网上电邮
    • ● 恩园学校
    • ● 长老大会

    教牧专栏第72期

    教牧专栏
    第72期 | 2020年7月1日
    从哀歌到颂歌

    本期执笔 ⊙孙玲传道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人们原本的生活节奏。新冠病毒在短时间内扩散至世界各地,为了遏制病毒的蔓延,各国政府纷纷提出居家隔离的政策。然而,很多人在疫情中失去生命,很多人在疫情中失去家人,还有许多企业在疫情中无以为继,纷纷倒闭,很多员工在疫情中失去生活的保障。人们在抗击病毒的同时,还要承受生离死别的悲伤,更要面对未来生活的渺茫。时至今日,疫情已经持续了五个月,整个世界从高速运转到不知边界的慢行。新加坡经历了断路器阶段,走过解封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情况慢慢在好转,但是没有人能预测何时才是疫情的尽头。疫情下产生的焦虑和不安,可能会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内心,担忧和哀痛随时都可能让人瓦解。我们该如何处理内在情绪的起伏?如何面对未来生活可能存在的不可逆转的改变?在这举步维艰的时刻,基督徒也会像大卫那样不断向上帝追问,“耶和华啊!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诗十三1)。诗篇十三篇属于典型的个人哀歌类型,篇幅虽然不长,但却在字里行间描绘诗人向神倾诉的情感,也记录诗人在困苦中向神发出的疑问,此情此景让人格外产生共鸣,我们常常会对上帝发出疑问,但当我们得不到答复的时候,要如何面对?我们是否还能保持一如既往地信心呢?我们藉着大卫信心历程的起伏,寻找信仰陷入困惑时的答案。

    大卫——哀伤中有颂赞
    诗篇十三1-2大卫说:“耶和华啊!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你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我心里筹算不安,内心终日愁苦,要到几时呢?我的仇敌胜过我,要到几时呢?大卫深陷愁苦当中,大声呼求耶和华,接着就发出四次疑问“要到几时呢?”这是诗篇中唯一一篇诗人在开篇就连续发出四次疑问的经文,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他在急切地寻求上帝,他在痛苦中切切地哀求。大卫并不是不相信神,而是向祂发出一个疑问: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接下来是平行疑问句:你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大卫感受到神故意忘记避开他,甚至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这是大卫在困苦中向上帝的呼求,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患难中的困惑和呼求。神学家朗文(Tremper Longman)说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到这种感受之前,大卫就已经率先品尝了这种被遗忘的感受带来的痛苦。大卫向上帝发出哀歌表达内心绝望的祈求,虽然大卫感到上帝离他很远,但是他却认定耶和华是他的神,他发出信仰的告白,大声向上帝呼求“耶和华我的神啊”,当他陷入属灵低潮对上帝产生怀疑的时候,他仍然向上帝发出呼求的祷告:求上帝看顾,求上帝应允(诗十三3)。他终日愁苦,面对仇敌的欺压,他的忍耐已经到到极限了,但是大卫没有让自己陷入到这样的情绪当中,他转向上帝,请求祂的看顾,大卫向上帝告白:我倚靠你的慈爱,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乐,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祂用厚恩待我(诗十三年5-6)。人遇到患难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担忧、恐惧或者是伤痛,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但是大卫并没有让情绪只是停留在这里,这些在世上的苦难反而激发他把眼光转向对未来的盼望,向上帝发出颂赞。诗篇中的诗人们都经历哀伤、挣扎和悲痛,但最后他们的祷告却都是走向对上帝的颂赞。

    我们——困境中有盼望
    我们的祷告和大卫一样,我们的呼求和大卫一样,我们祈求上帝能够光照我们“眼目明亮”,让我们在患难中重燃盼望,但是有时我们所希望的却有些不同,我们往往希望得到对圣经有新的了解和认识,发现新的启示和奥秘。人们似乎不能接受“老套的”答案: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祷告”和“读经”。如果只是套用这个答案,而没有多加思考的话,那么这的确是流于表面的答案,但如果把祷告看为与上帝相遇的重要途径,相信上帝的应许历久弥新的话,那么这个答案依然散发光彩,“祷告”——向上帝说话,“读经”——看上帝的话,这两者都反应出信徒充满信心的荣耀。这是维持我们和上帝之间关系的两种重要方式,不可能用其他的手段代替。我们在面对困境的时候需要正向积极,但是当我们深陷困境而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的话,我们会有想要吐露心声的渴求,就需要吐露我们内心的感受。心理学家弗洛伊德(Freud)提出谈话治疗法(Talking-therapy),他认为除非我们向一位有权柄而又愿意聆听我们申诉的人,大声讲出心里的感受,心里的那个结才能够打开。但是,人都是非常有限的,我们不能把希望投射在有限的人身上。我们需要向大能的创造者倾诉,这样我们的心结就可以打开,郁闷的心情才可以纾解,而人在暂时无法得到上帝回应时的失落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人类共通的情感症结,诗篇的诗人们用文字抒发内心那些愤恨的、悲伤的、或者是绝望的情绪,他们期待得到上帝的指引和保护,但是却常常因为上帝没有做出直接的回应而感到沮丧和灰心。大卫在倾诉内心的苦闷之后心里轻松下来,最后以一种胜过人会在困境中偏离神的可能性,他与上帝重新立约,倚靠祂的救恩作为结束,他将荣耀与颂赞归给上帝。在人与上帝的关系中,人必须在恳求的时刻中,也同样当作赞美的时刻,虽然内心无助彷徨,但要确信上帝一直与我们同在。我们要效法大卫,不要让悲伤停留太久,而是能够转向上帝,仰望祂的救恩和恩典。

    结语
    在基督教的信仰中,赞美非常重要,无论在何种环境当中发出的赞美都显现出诗人的信心,而上帝愿意亲近那些有信心的子民。诗篇中的诗人在不同年代,或是不同身份,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认为一个智慧的人生应该以神的国和神的殿为中心,应该聚焦在这位永恒的神身上。疫情还未结束,我们不知道未来将会如何,但是,我们知道在世界变迁的洪流中,耶和华坐着为王,这位创始成终的大主宰,牺牲了独生爱子耶稣基督成为挽回祭,如今,我们理当效法耶稣基督,活出祂的样式,虽陷入困境却能坚忍,虽经历软弱却能颂赞,因为“短暂轻微的患难,是要为我们成就极大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

    >> 教牧专栏主页
    Providence Presbyterian Church Ltd.  ACRA No. 201206026Z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0    |    Privacy Policy    |    PDPA    |    网站内容使用条规        >> Sitemap